腫腫腫!水腫其實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現!-台灣養生網

早上起床臉腫?工作到下午小腿腫?搞清楚為什麼腫脹才知道如何治療!
#水腫 #腿腫 #浮腫

*正文開始

來源:澤橋醫生
整理:台灣養生網

水腫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症狀,很多人提到水腫就會想到疾病。

一些水腫確實跟疾病有關,但是一些水腫則與疾病無關。

這些與疾病無關的水腫,又稱為”生理性水腫”。

平日裡常見的生理性水腫有三種,分別是:特發性水腫、反應性水腫、經期前水腫。

與疾病有關的這些水腫又稱為”病理性水腫”,他們分別是心源性水腫、腎源性水腫、肝源性水腫和黏液性水腫。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說一下這兩類水腫。

“生理性水腫”

一、特發性水腫

有很多人在早晨起床後,經常發現自己的眼瞼和臉部出現輕度的浮腫,下肢也會有一些凹陷和緊繃感。

但是隨著運動量的增加,以上情況也會逐漸的減輕和消退。

因為這些人血液循環代謝能力略差,不能把體內多餘的水分給排出去,導致水分滯留在微血管內,

甚至滲回皮膚中,因此產生了膨脹浮腫的現象。

除此之外,睡前習慣大量喝水、久坐不動、飲食口味重、經常熬夜的人也會有這種現象。

如果想要改善這種現象,就需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

比如晨起後多伸伸懶腰,跑跑步,水腫自然就消退了。

二、反應性水腫

一些比較胖的人在夏天喜歡久坐不動,不知不覺就會感覺自己腫了一圈。

這主要是因為夏天的溫度過高,皮膚血管擴張,導致動脈血流量擴張和毛細血管濾過壓過高,

讓體液積聚在皮下,最終出現水腫。改善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多動。

三、經期前水腫

有些女性在月經來潮前十天左右,會出現眼瞼,手背,腳踝甚至雙下肢輕度水腫的狀況。

這主要是跟月經的週期變化和內分泌功能改變有關,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只要排尿量上去了,或者經期過去了,水腫自然就消失了。

不必太過擔心。

 

說完了生理性水腫,我們就來說說病理性的水腫,也就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水腫。

常見的病理性水腫有四種。

“病理性水腫”

一、心源性水腫。

心源性水腫主要的原因是心衰,主要症狀為雙腿腫脹和肚子脹大。

還會有胸悶氣短,上樓困難、食慾不振、咳嗽咳痰、不能平臥等。

二、腎源性水腫。

腎臟病變引起的水腫主要表現為眼瞼浮腫、臉色蒼白、血尿,並伴隨著其他腎臟疾病。

三、肝源性水腫。

肝臟病變引起的水腫一般是先從腳踝開始的,所以不容易察覺。

最後蔓延到腹部,嚴重者還會有頑固性腹水。但是上肢和面部大多是沒有浮腫現象的。

四、黏液性水腫。

黏液性水腫主要表現為眼瞼和四肢水腫、皮膚發涼、日漸粗糙,但用手按沒有坑。

時間久了還會出現心包積液。這是因為黏液性水腫主要是由於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組織間隙液是粘蛋白而並非水分。

瞭解完了生理性水腫和病理性水腫之後,大家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判斷屬於哪種水腫了。

如果出現了生理性水腫,那麼就不需太過擔心,如果出現的是病理性水腫的話,就必須盡快去醫院明確診斷。

#台灣養生網

—————————————————————
我們的健康養生知識僅做參考,任何醫療決策請與您的醫師討論,尋求專業的協助,才是最健康的作法喔!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幫我們按個讚!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