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更年期,做到五件事可以舒服度過!-台灣養生網
女性都會遇到的更年期,讓我們提早知道面對的方法,正面接受它!
#更年期 #情緒波動 #保健方法
*正文開始
來源:39健康網
整理:台灣養生網
對於每一個女性,更年期是被談到最多的話題之一。
由於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心情極不穩定,易怒,容易暴躁,陰晴不定。
故多年來更年期也飽受大家「誤會」,但其實更年期是每個女性都要經歷的,所以應該以平常心對待。
談到更年期,首先應區分兩個不同的概念:更年期和停經期。
其實,生活當中有不少人認為,更年期就是停經期,但其實這是含義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更年期指婦女從性腺功能衰退開始至完全喪失的一個轉變時期;而停經期則僅僅是指月經停止。
停經之前已存在卵巢逐步衰退的階段,據調查,大約是2~4年,不同的人時間長短不同,稱為停經前期。
停經之後卵巢功能更低,但不一定立即完全消失,一般也要經歷2~3年,也有長達6~8年,甚至更長。
所以更年期是停經前期、停經和停經後期的總和。
女性更年期受體質、遺傳、營養等多種因素影響,沒有具體的年齡標準,一般在45-55歲左右,平均年齡為49.5歲,可提前到30歲左右,也能延後到60歲左右。且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所出現的症狀也有所不同。
女性更年期症狀
1、新陳代謝下降
女性到了更年期之後新陳代謝就會下降,會出現潮紅等症狀。
月經不規律、陰 道炎等,比較明顯的外在表現就是面部毛孔粗大、臉上色斑明顯。
2、泌尿系統改變
女性到了更年期之後膀胱跟尿道系統就會失靈,會出現尿急、尿頻等症狀,外陰陰道比較乾燥、萎縮等。
還可能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女人在更年期會出現冠心病、心絞痛等症狀。
女人在更年期比較常出現的就是骨質疏鬆了,這都是女性更年期中典型表現。
3、精神敏感、情緒多變
女性到了更年期之後精神會比較疲勞、頭暈等,思想很難集中,比較嚴重的還會有心理疾病,因此女性在更年期的時候要管理好情緒心態等問題。
做到樂觀豁達去對待各種問題,用良好的心態去對待你的每一天。
4、出現肥胖症狀
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機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就會下降。
加上一般的中年婦女都是比較少運動的,身體內堆積的脂肪自然是比較多的,那麼就會減少對熱量的消耗,身體自然也就變肥胖了。
女性在更年期要怎樣做好保健呢?
1、注意情緒控制
女性想要輕鬆度過更年期,最重要的就是注意情緒合理控制。
很多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情緒波動大,總是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有可能就會導致身體衰老速度加快,而且在情緒波動的時候身體也會受到刺激,這樣無法安全度過更年期。
因此,需要注意情緒的合理控制,保持良好的心態。
這是促進身體健康,安全度過更年期需要注意的問題。
如果能夠做到積極向上,情緒穩定,一般對身體調節是有幫助的。
2、保證飲食健康
女性想要安全度過更年期,飲食保持正確的方法是關鍵的。
因為飲食對一個人的健康有明顯的影響,如果在更年期到來之後,沒有補充足夠的營養物質,有可能會讓身體受到影響。
因此在這一個關鍵的時期女性應該把握正確的飲食方向,通過合理健康的飲食來促進健康,這樣才能夠讓女性安全度過更年期,防止更年期綜合徵出現。
1、均衡飲食。飲食以清淡、低鹽、葷素搭配、粗細搭配適度為原則。
2、多吃富含蛋白質、鈣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飛禽(鴿子)、動物蛋白(羊肉)、海產品(海參、黃鱔、蝦)、堅果等。
3、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葉菜、新鮮水果等。
4、多吃粗糧(小米、麥片)、豆類和瘦肉、牛奶。
5、少吃鹽(以普通鹽量減半為宜)。
6、避免吃刺激性食品。如酒、咖啡、濃茶、胡椒等。
3、早睡早起
女性在更年期到來之後,可以通過早睡早起的方式來促進身體健康。
因為睡眠時間是否充足對一個人身體有明顯的影響,很多人經常存在熬夜這種不良習慣。
長期的熬夜有可能會讓身體衰老速度加快,甚至出現內分泌功能紊亂表現,日積月累之後就容易導致身體健康受影響。
因此,在調養身體過程中好習慣應該堅持下來,每天的睡眠時間應該充足,這樣才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同時延緩女性機體衰老。
4、適當鍛鍊
更年期到來說明女性已經開始有衰老的表現,如果此刻沒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適當運動一下,有可能會讓身體受到影響。
通過鍛鍊身體這種方式收穫的好處也是比較顯著的。
能夠提高器官功能,維持身體正常的循環和代謝,這是在促進身體健康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點。
因此想要讓女性安全度過更年期,每天的睡眠時間充足之外還要結合自身情況適當鍛鍊一下。
5、定期檢查
女性如果想要安全度過更年期,最重要的就是定期檢查身體,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點。
很多人在更年期到了之後,部分疾病的患病率會明顯增高,如果想要促進身體健康,應該保持好的生活習慣。
在更年期到來之後定期檢查身體,這樣才能夠掌握健康情況。
如果有某些疾病正在影響健康,可以通過合理的治療進行改善,這樣女性也能夠安全度過更年期。
#台灣養生網
—————————————————————
我們的健康養生知識僅做參考,任何醫療決策請與您的醫師討論,尋求專業的協助,才是最健康的作法喔!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幫我們按個讚!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