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10部奇幻電影,讓你在家不愁沒劇追!天馬行空的腦洞,每一部都值得你反復刷!-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奇幻電影會帶大家暫時脫離現實
#好劇推薦 #奇幻類電影 #魔法的世界
*正文開始
作者:木木影視漫
整理:冒牌生
奇幻的世界,神秘而又引人遐想。天馬行空的想象,讓人暢遊在一個個幻想的世界,不如短暫地忘卻現實,加入這片奇幻的大陸。
下面為大家推薦10部好看的奇幻電影。可保存名單慢慢看,絕對都值得一看。
《魔境夢遊》
這部片子的改編非常優秀,他保留了原故事的「型」又對「神」進行了昇華。
作為大反派的紅皇后有了更加豐富的人設,影片閃現的童年惡夢,從她的淒慘經歷讓觀眾瞭解了這個反派人物的黑化過程。
看到這些再去看一向美麗善良的白皇后,似乎也有了生活中偽善者的影子,這種人物的刻畫非常有思考意義。
《魔戒系列》
《魔戒》系列電影,一共分三部,分別為《護戒使者》《雙塔奇兵》以及《國王歸來》。
三部作品描述的故事很完整,並且它的思路很清晰。雖然是大片級別的但是讓人一看就懂。
在這點上我覺得它比任何大片都要好得多。用最簡單的話來概括《魔戒》這三部作品所講述的其實就是一個小男孩護送魔戒去毀滅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因為魔戒自身的力量所招惹來的麻煩和阻礙,使得男主角弗羅多和同伴們也不得已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取得成功的故事。
《哈利·波特系列》
羅琳的那些奇思妙想,精彩的故事情節,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伏筆,是最初吸引我看這個故事的原因,但是慢慢的,對我來說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故事,他是陪伴我成長的朋友啊。
這部影片中,構造出的魔法世界將我們心裡的各種幻想一一滿足,甚至都超乎想象。
《納尼亞傳奇系列》
影片畫面唯美、情節緊湊詼諧、沒有太廣大空泛的主題,就連最後一場的正邪大戰都是在藍天碧草間進行的,而且畫面美麗得幾乎感覺不到暴力的存在。納尼亞人保護自己家園,正義與邪惡之間的戰爭,奇幻電影就會有很多出奇想象的人物形象,比如半人半馬的形象,還是很有特點的,等等很多值得一看。
《尋找夢奇地》
這是一個關於成長、追尋和邂逅的故事,但追尋的腳步並不終止於邂逅,《尋找夢奇地》改編自凱瑟琳·佩特森獲得紐伯瑞獎的同名小說。
作者為了紀念她的兒子的最親密朋友莉薩而著的,因為在幼年莉薩被殺害了,作者很感謝莉薩給自己兒子帶來的快樂與幸福,於是寫了這本書用來紀念她。這部電影也不負眾望,口碑非常不錯!
《奇幻精靈事件簿》
單親母親格蕾絲帶著雙胞胎兒子傑里德與西蒙和大女兒瑪洛麗搬入斯派特維克祖居,竟碰到一系列怪事。
傑里德在獨自調查過程中發現了樓頂閣樓中伯父伯母父親阿瑟•斯派特維克的精靈探索指南。
儘管書表皮有一紙警告,傑里德還是閱讀了指南,隨後便看到了書中描述的精靈之一,棕精靈辛伯來泰克。
辛伯來泰克警告賈里德不能把書拿到斯派特維克祖居保護圈外,以防惡靈莫格拉斯將指南據為己有,加害其他精靈。
但莫格拉斯的手下已得知指南重見天日的事實,並錯抓了西蒙。為了保護指南及家庭,三兄妹必須與莫格拉斯展開殊死搏鬥。
《羊男的迷宮》
《羊男的迷宮》講述12歲的奧菲麗婭在百無聊賴之際,卻意外打開了另一扇魔幻之門,並要完成三個考驗的故事。
是一部奇怪而且瑰麗的電影,首先它是一部戰爭片,其次是一部魔幻片。
影片中有兩個平行的世界,一個是奧菲利亞生活的現實世界,這是一個充滿了戰火和疼痛的地方;還有一個是奧菲利亞幻想出來的世界,在那個世界里他可以冒險、可以得到一絲慰藉。
《黑魔女:沉睡魔咒》
電影講述在遙遠寧靜和平的摩爾王國,廣闊的大森林中。神奇的動物與小精靈們和平相處,不受外界的干擾。
隨著時間的流逝,森林中出現了一個天真無邪的小仙女馬琳菲森。
於是後來遇到了人類小男孩斯凡特,他們兩個人認識後變成了一對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男女朋友。最後倆人相愛後,在森林中成為了一段人與仙的佳話。
《神鬼剋星》
電影《神鬼剋星》是一部充滿奇幻色彩的另類童話片。
電影講述的是威爾·格林和傑克·格林是一對遊手好閒、靠詐騙為生的騙子。他們經常在不同地方雇人扮演妖魔鬼怪進行大肆的破壞,然後自己以驅魔人的身份出現「消滅」妖怪,以此來騙取村民們的報酬。
《3D胡桃鉗》
《胡桃鉗》是由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執導,艾麗·範寧主演的童話電影。
講述了聖誕節,9歲女孩瑪麗得到一隻胡桃夾子。夜晚,她夢見這胡桃夾子變成了一位王子,領著她走入一個奇幻的世界。
小糖果、玩具們都活了起來,在瑪麗的帶領下同老鼠兵作戰。後來又把她帶到果醬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歡迎,享受了一次舞蹈和盛宴的快樂。
太空電影一定要有外星人?盤點10部没有外星人的最佳太空电影!
電影製作讓富有創造力的頭腦探索他們所能召喚出的奇幻世界,儘管沒有什麼場景能像圍繞著我們星球的無限空間那樣令人著迷。
雖然探索宇宙的努力不斷存在,但作為一個物種,我們對宇宙的其他部分仍然知之甚少。這讓它成為了最佳的敘事材料,因為未知的空間適合創造性的想法。
雖然有大量的太空電影以外星人(如《星球大戰》和《異形》)作為反派或配角,但這類電影中也有一部分希望探索人類及其在浩瀚太空中的體驗。以下幾部電影主要發生在太空中,但沒有外星人,而是利用這一背景來發展和敘述故事。
影片不分先後,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星際效應》(2014)
繼《全面啟動》和《黑暗騎士》三部曲之後,克里斯多福·諾蘭又推出了一部節奏較慢的電影,《星際穿越》將關於人類和人類滅絕的討論置於大螢幕之上。電影講述了當意識到地球在未來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時,一組宇航員出發前往太空,為人類尋找新的家園。
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非常強大,包括安·海瑟薇、潔西卡·雀絲坦和諾蘭最喜歡的米高·肯恩。然而,馬修·麥康納飾演的庫珀是這部電影的主角,他決定離開年幼的孩子,去拯救他們的未來,這是該類型電影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
《絕地救援》(2015)
宇航員馬克·沃特尼(麥特·戴蒙飾)遭遇了一場意外,他的船員們都棄他而去,他被困在火星上等死。
為了活命,沃特尼不得不開發必要的食物、水,來尋找一線生機,而地球上的人則爭相展開救援行動。
和安迪·威爾的小說一樣,《絕地救援》追求科學的準確性,主角馬克·沃特尼的所有生存方案都是切實可行的。
這種現實主義的拍攝手法受到了影評人和科學界的贊揚,這部電影也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七項奧斯卡提名。
《瓦力》(2008)
作為皮克斯電影公司最好的電影之一,《機器人總動員》講述了在人類逃到其他星球生活後,機器人WALL·E獨自清潔地球的故事,當他最終遇到另一個名叫伊芙的機器人時,WALL·E被迷住了,他開始了一段穿越宇宙的愛之旅。
在典型的皮克斯風格中,《機器人總動員》是一部同時吸引兒童和成人的電影。
雖然其令人眼花繚亂的視覺效果會吸引年輕人群,但它聚焦於氣候變化和環保主義等現實問題,迎合了那些在電影中尋求更深層意義的人。
《阿波羅13號》(1995年)
《阿波羅13號》以現實生活中的太空任務為基礎,這部電影講述了3名宇航員(湯姆·漢克斯、比爾·帕克斯頓和凱文·貝肯 分飾)前往月球的太空旅行因飛船受損而突然中止的真實故事,並講述了宇航員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團隊試圖將他們安全帶回地球的過程。
就像《絕地救援》一樣,導演朗·霍華德努力讓這部電影盡可能真實,他不僅咨詢了實際的NASA工作人員,在電影中也描繪了人們用現實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影片中遇到的問題。
這種現實主義的嘗試得到了回報,獲得了包括1996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獎在內的20多個獎項。
《阿波羅13號》被證明是一個重要的和商業上的成功,並且仍然是霍華德導演事業中的一個亮點。
《太陽浩劫》(2007)
《太陽浩劫》由奧斯卡最佳導演丹尼·博伊爾(《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執導,講述了一艘太空船的船員重新點燃太陽的故事,在經歷第一次的失敗後,這是第二次被賦予這項任務的航行,這次是拯救地球免於冰凍的唯一希望。
這部電影一開始是一部硬科幻電影,船上形形色色的船員不得不接受這很可能是一次單程旅行,然後隨著新的威脅的出現,它最終發展成一部驚悚片。
《太陽浩劫》以演員陣容眾多而聞名,包括席尼·墨菲、楊紫瓊、克里斯·伊凡、羅絲·伯恩、Benedict Wong和真田廣之。
《撕裂地平線》(1997年)
《撕裂地平線》是一部罕見地沒有以外星人為主角的太空恐怖片,它把焦點放在了一艘打開了地獄之門的飛船上。
當失蹤的船「新領域號」在7年後再次出現,營救船「路易與克拉克」號的船員被派去調查,惡夢般的結果在等著他們。
該片由科幻片常客勞倫斯·費許朋和山姆·尼爾主演,由保羅·安德森在發佈《生化危機》系列電影之前執導。
雖然最終完成的電影仍然令人不安,但《黑洞表面》因大量的血腥場面而被剪輯,以滿足電影公司高管的要求。可悲的是,這將近40分鐘的未知片段似乎永遠消失了。
《攔截記憶碼》(1990)
《攔截記憶碼》是阿諾·史瓦辛格試圖擺脫自己的動作英雄形象的影片,這位前宇宙先生在片中飾演道格拉斯,一名建築工人,他被生活在火星上的夢想所困擾,渴望冒險的道格拉斯參加了一個植入虛擬記憶的服務,但是虛擬記憶的過程突然出現錯誤,這導致他真的前往火星,他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不斷發展的陰謀。
該片由曾執導過《機械戰警》和《星河戰隊》的科幻片傳奇導演保羅·范赫文執導,延續了他對科幻與動作的偉大結合。
《攔截記憶碼》是阿諾·史瓦辛格電影生涯中最好的電影之一,它的真實結局在30多年後仍有爭議,這表明它在這一類型電影中留下了印記。
《地心引力》(2013)
《地心引力》採用了一個流行的主題:一個孤獨的角色被迫生存下來,並把它放在無盡的太空中,講述了宇航員瑞安·斯通博士(桑德拉·布洛克飾)在飛船被碎片摧毀後努力活著回家的故事。
這部電影依靠的是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演,值得慶幸的是,她能勝任這個任務,而主角瑞安·斯通則克服了外太空拋給她的每一個障礙。
《地心引力》的視覺效果令人驚嘆,在近十年後仍能保持其效果。
導演阿方索·卡隆巧妙地捕捉到了孤獨宇航員看似徒勞的求生之路。喬治·克魯尼也在片中扮演了一個令人難忘的配角,飾演經驗豐富的宇航員麥特·科沃斯基。
《2009月球漫遊》(2009)
另一部關於孤獨宇航員的電影《月球》講述了山姆·貝爾(山姆·洛克威爾 飾)的故事,他是唯一一個在月球空間站工作的員工,只有一個智能機器人戈蒂(凱文·斯派西 飾)陪伴著山姆,三年的輪班即將結束,他終於可以回家了,然而,突然發生的一起事故,山姆開始質疑一切。
《月球》是導演鄧肯·瓊斯的處女作,講述了主人公山姆在外太空生活中令人窒息的孤獨,以及尋找身份和目的等主題。作為主角,演員洛克威爾的表現非常出色,作為電影中唯一的主要角色,他通過自己的表演將電影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標準。
《2001太空漫遊》(1968)
史丹利·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經常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它給人帶來了獨特的觀影體驗。史丹利·庫柏力克放棄了傳統的電影技巧,取而代之的是通過視覺特效及其伴隨的效果來展現敘事,對白在整部電影中使用得很少。
故事講述了兩名宇航員和他們的高智能電腦「HAL9000」被派往木星調查一塊神秘的巨石。除了這塊巨石可能是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之外,影片還思考了諸如進化和技術等主題,其中很多爭論留給了觀眾自己去解讀。
馬修·麥康納+安海瑟薇+科幻片+玉米地=什麼?
相信你首先就會想到《星際效應》,不過上面這張圖片並非《星際效應》,而是馬修·麥康納和安海瑟薇合作的電影《驚濤佈局》。
影片中,馬修·麥康納飾演的貝克是一個漁民,每天靠帶客人出海捕魚為生。多年以前他和凱倫(安海瑟薇 飾)結婚,還生下了一個孩子帕特里克。後來,貝克去參軍打仗,沒想到戰爭結束後妻子早已改嫁給一個叫做弗蘭克的富豪,從此貝克便做起了漁民,整日和海洋、捕魚為伴。
貝克經常見到一條金槍魚,可是卻總是捕不到它,甚至他還給這條魚取了個名字,叫「正義」。為了捕到這條魚,貝克常常影響工作,也得罪了不少客人,入不敷出的他不僅連汽油和魚鈎都買不起了,還不得不解雇了自己的大副。
走投無路地貝克只好多次向女友康斯坦絲求助,康斯坦絲也因此調侃他說他和鴨子沒什麼區別。
飾演大副的傑曼·翰蘇是《水行俠》中的漁夫國國王,沒想到現在混得這麼慘。
而康斯坦絲的扮演者則是《超人:鋼鐵英雄》裡的瑪莎·肯特,超人的母親只不過《驚濤佈局》中她的兒子並非超級英雄,只是在加油站工作的小員工。
就在貝克已經山窮水盡的時候,他的前妻凱倫找上門來了。通常情況下,多年不見的朋友突然找你肯定准沒好事,十有八九是借錢,更何況還是前妻。不過這次情況有所不同,凱倫不僅不找貝克借錢,還要倒給他1000萬美元。條件是什麼呢?是要貝克幫忙殺了她的現任丈夫弗蘭克。
原來,凱倫改嫁弗蘭克後,弗蘭克對她並不好,常常家暴她,對兒子帕特里克也漠不關心,以至於帕特里克成了一個網癮少年。
弗蘭克是這麼說的:帕特里克每天都在玩釣魚遊戲。他有這麼一個遊戲世界,有一個人在船上,他在一直釣魚。而凱倫也早就想好了計劃,她帶著弗蘭克坐上貝克的船去海釣,貝克趁機把弗蘭克丟進海裡餵鯊魚。
一邊是1000萬美元,失而復得的妻子、孩子,另一邊是殺人,這讓貝克陷入了強烈的思想鬥爭。
《驚濤佈局》是一部類型很繁雜的電影,開頭覺得這是一部講述漁民生活的電影,當前妻找上來又變成了懸疑片,前妻說出她的目的後又成了犯罪片,片尾貝克和兒子久別重逢又成了家庭片,真是猜到開頭猜不到結局。
那麼問題來了,影片的定位是劇情/科幻/懸疑,那麼科幻元素在哪兒呢?
對此電影裡做了許多鋪墊,比如弗蘭克說的那番話:他的繼子有一個遊戲世界,有一個人一直在釣魚。再比如凱倫說帕特里克和貝克有心靈感應,帕特里克能聽到貝克說的話。除此之外,電影開頭是以帕特里克的眼睛展開,進一步切換到海上。類似的還有帕特里克玩著電腦,突然切換到貝克從桌子上醒來。
影片中多次出現這樣的鏡頭更為直觀:這樣的鏡頭讓你聯想到什麼?像不像遊戲視角?原來,凱倫是真的,帕特里克是真的,他們有個丈夫(父親)也是真的,只不過不叫貝克,而是叫約翰。當年約翰去參軍不料戰死沙場,凱倫的現任丈夫又每天家暴她。
於是,終日遭受家庭暴力的帕特里克就開發了一個遊戲,將他的父親寫進了遊戲,改名為貝克。
帕特里克憎恨繼父,就想讓生父在遊戲中殺死繼父,然後他和母親就能和生父團聚了(還是在遊戲中)。遊戲中,貝克總是想要捕捉那條叫「正義」的魚,就是隱喻「殺死繼父,捕獲正義」。而貝克總是捉不到這條魚,則是代表帕特里克的內心掙扎,他在殺繼父和不殺繼父之間做了強烈的思想鬥爭,卻又總是沒能下定決心。
最終,現實生活中帕特里克還是殺死了繼父。
好在法庭考慮到帕特里克和母親是多年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帕特里克是在弗蘭克酒後襲擊中保護了他的母親,從而判定帕特里克是正當防衛。
故事的最後,現實中的帕特里克給遊戲中的父親打了電話,這是整部電影最精彩的一幕,連接了生和死,現實和虛擬,真實和想象,讓人聯想到《星際效應》中父親和孩子的通話。
隨後,帕特里克升級了遊戲,然後也讓自己進入了遊戲,在遊戲中和父親團聚,以另一種方式和已故的父親實現重逢。
《驚濤佈局》其實是一個典型的「缸中之腦」的故事。「缸中之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悖論之一:一個人(可以假設是你自己)被邪惡科學家施行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了下來,
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台計算機按照程序向腦傳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對於他來說,似乎人、物體、天空還都存在,自身的運動、身體感覺都可以輸入。這個腦還可以被輸入或截取記憶(截取掉大腦手術的記憶,然後輸入他可能經歷的各種環境、日常生活)。
他甚至可以被輸入代碼,「感覺」到他自己正在這裡閱讀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那麼,你如何擔保你自己不是在這種困境之中?《驚濤佈局》也是如此,貝克身為一個漁民,能吃喝玩樂、睡覺捕魚,甚至還可以思考,有獨立的思維,但也只是遊戲中的虛擬角色而已。
他所在的普利茅斯島有酒吧,有碼頭,有超市,應有盡有,也不過是虛擬空間的一個角落罷了。那麼,我們究竟是真實存在的,還是僅僅是電腦中的遊戲角色?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還是電腦模擬出的場景?
我們又如何證明自己是生活在真實的世界,而不是一串代碼?
這是一個近乎無解的問題,因為你不管做什麼,抽煙、喝酒、上網……都一定存在一個極度高級的電腦,電腦裡的虛擬角色也能進行一模一樣的操作。
《三體》中也探討了同樣的問題:「射手」假說:有一名神槍手,在一個靶子上每隔十釐米打一個洞。設想這個靶子的平面上生活著一種二維智能生物,它們中的科學家在對自己的宇宙進行觀察後,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釐米,必然會有一個洞。」它們把這個神槍手一時興起的隨意行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鐵律。
這個假說對於我們也同樣適用。我們所認為的那些公理,比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兩個物體從同一高度落下的時間相同,與質量無關」「1+1=2」等等,有沒有可能也僅僅是一個程序員設置的一串代碼而已?我們也是把程序員打出的一串代碼,看成了宇宙的鐵律。
《驚濤佈局》中,貝克以為自己具有自由意志,其實他就是遊戲中的一員而已。
帕特里克雖然是遊戲的創作者,但他也只是電影中的人物罷了。同樣的道理,我們雖然是電影前的觀眾,但並不代表說就沒有其它人盯著我們,也不代表我們所在的世界就是真實的。
我們可能在遊戲裡,可能在電腦裡,甚至可能只是在一個盛了營養液的缸裡。
正如《無敵破壞王2》,雲妮洛普無法控制自己的賽車,她覺得有人在控制她,事實上她的確只是一個遊戲角色,的確有這樣一個遊戲玩家的存在,在操控她。
相對於《星際穿越》的星際旅行、高維空間的議題,《驚濤佈局》則是探討虛擬世界、賽博朋克、「缸中之腦」。
《驚濤佈局》不僅是一部科幻片,還融入了親情、家庭、家暴,用科幻的外殼包裹著「愛」的內核,這和《星際效應》的理念是一致的。
影片展現了一個孩子受到精神摧殘、遭遇心理創傷後發生怎樣的改變,會因此心理扭曲,從受害者轉為施害者,形成惡性循環。而家暴也會讓一個小孩變成惡魔,他原本可能成為一個天才,卻因為暴力改變了人生軌跡,斷送了大好前途,走上了犯罪之路。
帕特里克殺死繼父最終被判定正當防衛的劇情固然解恨,但我們仍然不能因此就原諒繼父。被一刀捅死太便宜他了,被千刀萬剮也死不足惜。
《驚濤佈局》用科幻的方式探討了當今最普遍的社會問題:家暴,如《黑鏡》腦洞大開又讓人細思恐極。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用來切菜,也可以用來殺人。可以讓人沈迷網絡,也可以讓人以另一種方式和死去的親人重逢。父親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可以引導孩子成為天才,也可以讓他成為魔鬼。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 https://spoti.fi/2XSsbWB
Apple http://apple.co/2PGKUQm
Google https://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