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為何是人氣最高的反派?蝙蝠俠最強對手,越瘋狂越受歡迎!—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也許是因為他曾經善良?
#DC宇宙 #小丑 #高人氣反派

*正文開始

作者:娛樂資訊每日爆料
整理:冒牌生

今天又重新看了一下《小丑》這部電影,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小丑》跟以往英雄電影的調性非常不同。

在2019年,這個惡名昭彰的罪犯擺脫過去版本中的設定,加入許多原創的背景故事,使得這個反派的「惡」更人性化。

導演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表示這部電影是他對小丑的角色研究。

寫劇本時,他所思考的是小丑的起源、他的笑聲、個性跟瘋狂是怎麼來的?

在陶德·菲利普斯的詮釋下,也讓這個本該是個瘋狂、不能令人理解的惡棍,變得人性化,甚至令人同情。

小丑這個角色竟然能被人理解?這跟過往的描繪可以說是相衝突的。而小丑的誕生,跟他所身在高譚市,密不可分。

下面我將用「場景設定」和「人物分析」這兩個部分,對這部電影進行一個解析:

高譚市:如何用畫面暗示失序的社會

從受害者變成罪犯:怎麼用畫面跟音樂呈現亞瑟的心理轉變

這篇評論會涉及詳細的劇情內容,建議讀者先看完電影再繼續閱讀。

高譚市:骯髒、失序及腐敗的城市

《小丑》裡的高譚市,受1981年的紐約市啓發。

當時的紐約很混亂,時常有罷工,而沒有罷工的公司通常體系很腐敗。

這跟亞瑟(傑昆·菲尼克斯飾)所處的社會不謀而合,甚至比蝙蝠俠出現之前的城市更加黑暗。

設定在這樣失序的社會,亞瑟不只一次說外面的世道變得瘋狂,人們不再文明。

在這樣的城市中,可以看到角落充斥著垃圾跟塗鴉,堆疊著的垃圾袋甚至多到誇張。

這樣的場景設計是一種典型的「反烏托邦社會」。無論亞瑟走到城市哪個角落,總是可以在畫面中瞥見堆積著的垃圾。

整個城市也反射出亞瑟的心理狀態。

在電影開頭,當亞瑟追逐搶走他牌子的青少年們時,可以看到建築物之間沒有一處空白,本該在大樓之間有縫隙的地方,都被另一座大樓填滿著。

高樓大廈跟沒有空隙的城市緊緊地壓迫著生活在高譚市的亞瑟。

電影中每個畫面幾乎是被塞滿的,被建築物、水泥地、車子、人等不同的元素填滿。這樣的畫面構成也給了觀眾一種壓迫感,在視覺上能感受亞瑟的心理狀態。

孤獨、痛苦又優雅的犯罪者

音樂,是小丑這個角色最重要的一項特質。

小丑本質還是娛樂人的,所以多次能在電影中看到小丑跳著舞。

亞瑟本身也是個具有音樂性的人。從片頭他轉動廣告牌就能看出他的韻律,平時的姿態也可以看到他的優雅。

音樂絕對是推動電影拍攝的重要的一環。

跟許多電影不同,導演陶德·菲利普斯在拍攝電影前就委託作曲家Hildur Guðnadóttir「根據劇本」寫出了配樂,而不是事後看到畫面再創作。

在現場拍攝時,導演也多次使用配樂協助演員表演、捕捉情緒。

Hildur Guðnadóttir也因此在第92屆奧斯卡獲得了最佳原創音樂獎。

心境轉變:從受害者變成獵人

電影中,第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當亞瑟第一次殺了人之後。

地鐵上,三個西裝鼻挺的年輕人在車廂內揍了他,一個架住他、另一個暴揍了一拳,接著三個人輪番踢著他。

最後,他掏出手槍反擊。本來亞瑟是沒有攻擊性的。

槍,本該是個自我防衛的工具,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從獵物變成了獵人。

這一幕的最後,他選擇追出了車廂,追擊最後一個年輕人,在地鐵站上殺了他。這一系列的動作從本來的自我防衛演變成謀殺。

之後這個關鍵的轉折,在亞瑟衝出地鐵站到附近的公廁裡,呈現了出來。

他所做的事不是處理掉武器,而是在公廁中隨著低沈又悲傷的大提琴配樂動了起來。

這一系列的動作顯示出亞瑟的轉變。他正在褪去身為亞瑟的面具,逐漸變成小丑。

小丑這個角色,也在音樂中誕生了。

即便在小丑的妝容下,我們還是能看到亞瑟的面孔。

亞瑟所要的只是被善待,如果不是社會的漠視跟旁人的暴力,他也不會被推到極限。

從小丑的犯罪模式可以看出,他只殺直接傷害過他的人,並不是無差別殺人。

被改變的結局:最凶惡犯罪者的誕生

當亞瑟心目中的英雄莫瑞(勞勃·狄尼洛飾)邀請他到脫口秀時,在亞瑟家中的彩排可以看到他本來是打算在節目中自我了結的,但在那場直播中,一切都失控了。莫瑞在節目中一次次笑話跟消費亞瑟。

如果我快要死在街上,你也只會忽略我!我每天都跟你擦身而過,但你從來沒注意過!

面對亞瑟的質疑,莫瑞的話語只有刺激。亞瑟也明白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曾經是他生活中小小樂趣的節目,現在只是要嘲弄他的展示場。或許多一點的友善,就可以阻止悲劇,阻止高譚市這個最罪惡的罪犯誕生。

諷刺的是,在電影的結尾,當亞瑟(此時已經完全轉換成小丑了)走在全白的醫院走道時,在走廊的尾端可以看到透出陽光的窗戶,那溫暖的黃光徬彿暗示著亞瑟內心已經看到了光明。

當一個人變成瘋子才得到救贖,更顯示這個社會如此荒誕不羈。

我們之所以喜歡看電影,是因為我們喜歡把自己和電影主角聯繫在一起,特別是英雄主義電影,振奮人心,貌似我們如同電影中的英雄一樣,拯救了全世界。

奇怪的是,我們有時候也會喜歡那些大反派。

電影主角是個大反派,蝙蝠俠的死敵,由於小丑人物刻畫得非常飽滿,製作精良,廣受好評,因此DC漫畫不得不將小丑單獨放在聚光燈下。

小丑的瘋狂,使他成為最受歡迎的反派人物。

小丑,最讓人恐懼的,就是他的瘋狂。

貌似他沒有任何規則可言,無所畏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導致蝙蝠俠無法猜透小丑究竟在想什麼。

小丑也是一個高智商的角色,運籌帷幄,一直和蝙蝠俠死磕。

儘管,小丑邪惡瘋狂,無惡不作,但是在這部電影中,見證了小丑從善良到瘋狂的過程。

瘋狂面具下,是小丑悲慘的人生,他所有的不合理行為,似乎都找到了合適的理由。

小丑無情地大笑,是因為疾病。

似乎,無論何時何地,小丑都會咧嘴大笑,這也是小丑標誌性的動作之一。

事實上,這可能因為小丑患有假性延髓麻痹,又稱為假性球麻痹,症狀就是無法控制的大笑或哭泣,這種笑或哭的症狀可以持續幾分鐘。

假性球麻痹一般是由腦損傷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這些疾病會影響大腦控制情緒。

試想,由於無法控制,小丑經常在不適當的情況下發笑,勢必也會受到旁人異樣的眼光。

在電影中,也暗示了小丑得病的原因,可能與小時候受虐待有關。

反社會人格障礙

反社會人格障礙通常表現為犯罪,並對所犯的罪行毫無悔意。

在電影中,小丑不僅射殺了3個男子,連曾經的同事也不能幸免,事後,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悔恨或內疚,甚至有時出現了類似於芭蕾舞的姿勢,這也表明,他沒有正常人那樣的情感。

反社會行為的原因通常是因為虐待或遺傳因素,這些原因在電影中都有暗示。

精神病

小丑也患有精神病,表現出各種妄想。

通常患者自我感知的世界和現實中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妄想就是其中一個症狀。

這些在電影中都有體現,最為關鍵的是,小丑的母親也是妄想症患者,她一直堅信小丑是蝙蝠俠父親托馬斯·韋恩的私生子,事實上並非如此。

​最後

很多觀眾認為小丑有精神疾病,本身並不壞,再加上當時社會環境非常惡劣,失業、嘲笑、不尊重等等一系列困擾,才導致最後小丑變得邪惡瘋狂,因此覺得情有可原,他們對於小丑,是同情的。

再加上小丑的高智商,使小丑成為最受歡迎的瘋子。

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隨意殺戮的小丑,終究是正義的對立面。

 

接著來說說作為DC世界里最著名、最複雜和最成功的漫改角色之一!

蝙蝠俠實在太引人關注,全球影迷盼望了很久、由導演麥特·李維斯(《猩球崛起》2和3導演)執導的DC新片《新蝙蝠俠》,已經在這個3月上映,影片長度長達175分鐘(2小時55分)。

它沒有被拍成一部常規意義上的超級英雄電影,而是拍成了一部暗黑的黑幫犯罪片: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的「第二年」,當時他的「蝙蝠俠」生涯才剛起步,在蝙蝠俠探索高譚市腐敗的根源同時,開始發現城市中更大的腐敗在展開……

影片主演陣容非常強大,除了羅伯·派汀森扮演的新任蝙蝠俠,保羅·達諾(《血色將至》《為奴十二年》)出演謎語人,佐伊·克羅維茲(《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出演貓女,科林·法瑞爾(《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出演企鵝人,安迪·瑟金斯(《魔戒》咕嚕)出演管家阿爾弗雷德,傑弗里·懷特(《西部世界》)飾演戈登探長。

(首映禮上的各位主創)

提前在海外觀影的不少影迷,也已經忍不住紛紛打出高分,從基調,到故事,到主演,到攝影美學,都被讚了一番,大家對羅伯·派汀森再次刮目相看,對保羅·達諾扮演的謎語人也給予肯定。

大家都提到,這部《新蝙蝠俠》不是一部超級英雄化的電影,而是一部暗黑的犯罪電影。

爛番茄上,該片目前有超過200名專業影評人打分,顯示影片新鮮度高達86%。

有影評人稱讚,該片「不僅是一部很好的蝙蝠俠電影,而且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漫畫電影之一」。

MTC的專業媒體分數達到了72高分,其中,《綜藝》雜誌影評人彼得·德布魯打出了滿分100分,他高度盛贊該片和主演,稱「飽受折磨的羅伯·派汀森比《黑暗騎士》還要黑暗」。

眾所周知,此前著名大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佳作是「黑暗騎士」三部曲,該系列由克里斯蒂安·貝爾扮演蝙蝠俠,此系列至今是影迷心中的蝙蝠俠系列電影最佳。

所以,能有影評人給出這樣的評價,足見這部《新蝙蝠俠》已經不僅是口碑穩了,基本上可以說是又一部爆款預定了!

《新蝙蝠俠》一直備受關注,因為選定了之前的「暮光男」羅伯·派汀森來出演這個角色,一度爭議和關注度頗高。

(首映禮上的「蝙蝠俠」羅伯·派汀森)

(首映禮上的「蝙蝠俠」羅伯·派汀森和「貓女」佐伊·克羅維茲)

實際上,最早走偶像路線的羅伯·派汀森最近幾年已經徹底轉變了戲路,不僅在藝術片《燈塔》裡證明瞭自己的可塑性和演技,還被諾蘭選中出演了電影《天能》,多次證明瞭自己如今的實力。

這次,羅伯特版的「蝙蝠俠」從造型上就更加頹廢和暗黑——

此前,在首個官方預告片中公開示人的羅伯特版蝙蝠俠,就顛覆了之前的大銀幕蝙蝠俠形象,暗示了DC這次的路子更暗黑:頭髮中分,黑眼圈,眼部煙薰妝,一副暗黑又頹廢的造型。

這部從選角開始就備受關注的重啓版「蝙蝠俠」,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講述一個年輕的蝙蝠俠,在那個世界里,他是滿身傷痕,黑著眼圈的年輕人,是個暗黑的「復仇者」。

導演里夫斯此前表示,這部電影的時間線,是發生在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的「第二年」,在那裡他的「蝙蝠俠」生涯才剛起步。

影片將在蝙蝠俠探索高譚市腐敗的根源同時,開始發現城市中更大的腐敗展開,同時,還將其與韋恩家族聯繫起來。

《新蝙蝠俠》這些黑暗和轉變的元素,在打出100分的影評人彼得·德布魯的文章裡,一一體現,好評幾乎要滿溢出來:他不僅提到諾蘭的《黑暗騎士》,還提到了前不久兩部成功的商業片《007:無暇赴死》和《沙丘》,與之相提並論——

「蝙蝠俠在《黑暗騎士》之後何去何從?本·阿弗萊克(上個電影版蝙蝠俠)搞砸了,這次導演麥特·李維斯的策略是什麼?答案就是:比諾蘭的《黑暗騎士》更黑暗,比《007:無暇赴死》更致命,比《沙丘》片長更長……」

他提到,「這部扎實的、非常殘酷的、近3個小時的黑色電影在該類型中名列前茅,這部電影如此出色的原因,在於它願意剔除超級英雄的概念。」

「剝離了超自然元素的類型(甚至比諾蘭《黑暗騎士》三部曲做得還要多),介紹了一個更複雜版本的經典低俗英雄,從道德上講,他(蝙蝠俠)與故事中的壞人只有一丁點距離。

雖然這些電影通常是由他們的反派定義的,但「蝙蝠俠」會問你:如果好人不是真正的好人怎麼辦?如果我們指望保護我們的人實際上可能使情況變得更糟怎麼辦?」

「《蝙蝠俠》以超出大多數觀眾預期的、更令人不安的方式,傳達了當前政治氣候的恐懼和挫敗感,呈現了一部內容豐富的犯罪片。從一開始,導演就打破了流派的風格影響,建立了一種幾乎從未感覺到其他漫畫電影衍生的基調。」

對影片的大反派謎語人,影評人彼得·德布魯也給出了高度評價,將保羅·達諾扮演的謎語人和《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對比,稱「《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飾演的無政府主義者小丑,感覺已經走出了你的噩夢,《新蝙蝠俠》中謎語人的所作所為更令人生畏」。

(《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

(《新蝙蝠俠》中保羅·達諾扮演的謎語人)

有影評人,還將「蝙蝠俠」貝爾和「小丑」希斯·萊傑在《黑暗騎士》中的經典對決(下圖1),和《新蝙蝠俠》中「蝙蝠俠」羅伯·派汀森和「謎語人」保羅·達諾的對決(下圖2),進行對比,讓人不禁對此更加期待!

#冒牌生

——————————————————————

想聽故事的朋友,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

——————————————————————

     

✓Spotify:https://spoti.fi/2XSsbWB

✓APPLE:http://apple.co/2PGKUQm

✓GOOGLE:https://bit.ly/2Y27JSW

——————————————————————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歡迎來我的IG逛逛

作家📚冒牌生:寫作 • 旅行 • 生活(@inmywordz)分享的貼文 張貼


—————————————————————

✓點我。追蹤【冒牌生】IG

✓點我。發個訊息給冒牌生
——————————————————————

「這世界已經夠負面的了!而按下讃,是在說我們渴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 冒牌生

謝謝你的讚 #冒牌生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